老照片里的抗日战争 | 一文看懂抗战关键事件
1931.09.18,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中国军队,炮轰北大营,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1.09.18,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中国军队,炮轰北大营,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将于今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包括正确判断二战性质,正确认识二战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战后审判的正义性。核心是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核心是深刻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
欧洲经典漫画《丁丁历险记》中的《蓝莲花》卷,曾是无数西方读者了解日本侵华历史的第一扇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网西班牙籍外专湖长明带着这本陪伴他成长的漫画,专程到访位于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开了一场连接东西方抗战
1940年,3支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管弦乐团在重庆成立,即中华交响乐团、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和国立实验剧院管弦乐团。根据当时《新华日报》的报道:1940年6月6日,中华交响乐团宣告成立,创造了中国交响乐历史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国家交响乐团;演奏水平最高;中
当抗战的烽火燃遍东北大地,一首首革命歌曲犹如一盏盏火炬,曾激励、引领着无数抗联将士共赴国难、奋勇杀敌。让我们在这铿锵有力的歌词、穿破云霄的曲调中,一起重温东北抗联历史,传承红色薪火。
北京佟麟阁路,国槐叶茂如盖。沿着路西青砖灰瓦的胡同漫步,可抵达商贾云集的闹市口大街。街边一家咖啡厅,售卖着两款甜品——名叫“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油墨再现战斗场景、AI复原动态影像、老字号历史“隐藏”着抗战故事……近日,西城区发布抗战主题文化活动地图,展览展示、书籍品读、互动答题等10场活动在辖区名人故居、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陆续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可感可触的抗战记忆。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 月1日开学首日,福州多所学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主题开学第一课。 各学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融合历史记忆、家国情怀与成长乐趣,让学生们在满满仪式感中开启新征程。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精品纪录片项目《正义之战》(共80集,每集10分钟)于8月28日起逢周一至周五晚21:45在广东卫视、“粤TV”客户端正在热播。《正义之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广东
作者简介:陈新安,陕西富平人,1968年3月入伍,1994年10月转业,2009年8月退休。出版有《秋月流影》《依法行政实践与思考》《延安精神讲话》,参与主编《西安应急管理实践与创新》等多部书。
450余件(套)文物、800余张历史图片,无声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远离主力,孤悬敌后,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英雄故事。
8月29日晚7点,《新闻联播》力荐《胜利与和平》!据《新闻联播》播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出版界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集中推出包括《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我市籍河南省作家、河南省影视家刘献革撰稿(吴大鹏改编为影视脚本)并自费拍摄的抗日题材微电影《太行嫂娘》,近日在全网正式上线。该片取材于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真实抗战往事,以一段凄美壮烈的抗战故事,致敬为国捐躯的
AI复原动态影像、揭开老字号“隐藏”的抗战故事……记者今天从北京市西城区获悉,该区发布抗战主题文化活动地图,展览展示、书籍品读、互动答题等10场活动在该区名人故居、文化馆、图书馆等地陆续开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文体频道联袂打造的福建抗战记忆音乐电视《八十年,再敬礼》,于今日上线。
“炮弹是成弧度落下来的,不像子弹直来直往。”102岁的苏平初身子微微前倾,双手在空中划出弹道的曲线,眼神骤然锐利如刀。
“炮弹是成弧度落下来的,不像子弹直来直往。”102岁的苏平初身子微微前倾,双手在空中划出弹道的曲线,眼神骤然锐利如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江门五邑地方组织高举抗日旗帜,团结带领五邑人民及全世界江门籍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共御外侮、毁家纾难、血战到底,用热血与生命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为展现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在全市营造铭
浦江游轮缓缓地驶过外滩,浪花轻柔地拍打着船舷,仿佛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无数旅人初次抵达上海时所目睹的景致。黄浦江见证了太多来来往往,其中便有一位名叫杰克·贝尔登的年轻人——他的故事,将在《来自东方的报道》第四集中缓缓铺展。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博士(Dr. An